净化通风与净化空调验收条文说明
干净化,不可不晓国家标准,因为国家标准是净化产业的的法规,通读、多读、常读国家标准,并时刻与现实工作相结合,与已与团队与国有利,从今天起开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分享,期待更多的人受益。
11. 1. 4 本条对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其无故障正常运转的时间要求做了规定。设计满负荷工况条件是才旨在建筑室内设备与人和室外自然环境都处于最大负荷的条件,在现实工程建设交工验收阶段很难实现。即使在工程已经投入使用,还需要有室外气象条件的配合,故条文做了规定。空调工程涉及的系统较多且复杂,规定的正常的联合试运转的时间为8h。通风工程相对较单一,定为2h 。
11. 1. 5 恒温恒湿空调工程系统的调试需要有一个逐步进入稳定状态的过程,故本条做了的规定。
11. 1. 6 本条对净化空调工程系统调试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和调试的前提条做出规定,并对于洁净度等级的测定工况限定为空态、静态或按合约要求。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 管
1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
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1.1.4 风机
1 防、排烟风机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1.1.5 其他附件
1 挡烟垂壁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作,活动挡烟垂壁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2 电动的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1.2 防、排烟系统的施工
1.2.1 一般规定
1 防、排烟系统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制定必要的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修改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
2 承担防、排烟系统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的工程施工承包资质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3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安装,应符合其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1.2.2 管道系统的施工
1 对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其材料、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主要包括材质、规格、强度、严密性与成品外观质量等项内容。
2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检验以主、干管道为主。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 QL≤0. P0.65 [m3/(h·㎡)]
中压系统风管 QM≤0. P0.65 [m3/(h·㎡)]
排烟管道均按中压系统的规定。
式中:
QL ,QM ——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P ——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类别,见表7.2.2,其中防、排烟系统为低压、中压系统。
表1.2.2 风管系统类别划分
系统类别系统工作压力P(Pa)低压系统P≤500中压系统500<P≤高压系统P>3) 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风管规定值的1.5倍;
4) 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可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作漏风量测试;中压系统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作漏风量测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测试报告,并进行系统的强度和漏风量测试。
1.2.3 金属风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风管的最小壁厚应按表1.2.3选用;
2 风管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应按表1.2.3-1选用。
表1.2.3-1 矩形风管法兰
3 风管的接缝应采用咬口连接,风管的密封,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密封胶嵌缝或其它方法密封,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4排烟管道的隔热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绝热材料(如矿棉、岩棉、硅酸铝等),绝热材料的施工应按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的有关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2.4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法兰的规格应分别符合表1.2.4的规定,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
大于12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2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厚度不得小于风管板材的厚度。
表1.2.4 无机玻璃钢风管法兰规格(mm)
检查数量:按加工批数量抽查5%,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2.5 砖、混凝土风道的制作应保证管道的气密性,灰缝必须饱满,内表面水泥砂浆面层应平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1.2.6 管道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 管道的规格、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管道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有效截面;
2 风管吊、支架的安装应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的有关规定执行;
3 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
4 送风口、排烟口与管道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5 管道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连接。如风机仅用于防排烟时,可不用柔性连接。
6 风管穿越隔墙时,管道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水泥砂浆等非燃材料严密填塞。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尺量、观察检查。
1.2.7 管道部件的安装
1 送风口、排烟口应可靠地固定在设计位置上,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3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2 常闭排烟口、送风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预埋套管不得有死弯及瘪陷,手动驱动装置操作应灵活。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3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及操作检查。
1.2.8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的方向、位置应正确;
2 手动或电动装置应灵活、可靠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及动作检查。
1.2.9 风机的安装
1 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并不设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2) 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3) 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2 排烟风机宜设在该系统最高排烟口之上,排烟风机宜设置机房,机房与相邻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1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隔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1.2.10 其它附件的安装
1 排烟窗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应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 电动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应灵活、可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动作检查。
2 挡烟垂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数块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
3) 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装置的安装应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动作检查。
1.3 系统调试
1.3.1 一般规定
1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2 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企业本身或委托给具有调试能力的其它单位。
3 系统调试前,承包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 。
4 防排烟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 设备单机试运转与调试;
2) 系统联动试运转与调试。
1.3.2 设备单机运转与调试
1 对常闭的送风口、排烟口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执行机构动作应灵敏,脱扣钢丝的连接应不松弛,不脱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2 对自动排烟窗、活动挡烟垂壁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3 送风机、排烟风机的运转和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 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30min,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2) 核对风机的铭牌值,应与设计相符,并测定风机入口处的风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测定、查阅试运转记录及有关文件。
4 根据设计模式,开启送风机和相应的送风口,测试风口处的风速,以及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的余压值,应分别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测定、记录。
5 根据设计模式,开启排烟风机和相应的排烟口,测试风口处的风速应到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测定、记录。
1.3.3 系统联动试运转及调试
1 对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联动试动转应包括下列项目:
1) 当任何一个常闭送风口开启时,送风机均能自动启动;
2)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有关部位的送风口、送风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2 对机械排烟系统进行联动试动转应包括下列项目:
1) 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能自动启动;
2)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口、排烟风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3 设置自动排烟窗进行自然排烟的应在火灾报警后,相应部位的排烟窗联动开启。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4 设置活动挡烟垂壁的应在火灾报警后,相应部位的挡烟垂壁自动下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1.4 工程验收
1.4.1 防排烟系统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 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 工程设备、风管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 管道试验记录;
6)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 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8) 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1.4.2 防、排烟系统设备观感质量综合验收
1 观感质量综合验收应包括以下项目:
1) 风管表面应平整、无损坏;接管合理,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应无明显缺陷;
2) 风口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安装位置正确,风口可调节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3) 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和安装,应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
4) 风管、部件及管道的支、吊架型式、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要求;
5) 风机的安装应正确牢固;
检查数量:各按系统抽查3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4.3 防、排烟系统设备功能验收
1 设备手动功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正常手动开启和关闭;
2) 送风口、排烟口、自动排烟窗进行手动开启和复位功能检查;
3) 活动挡烟垂壁进行手动开启、复位功能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2 设备联动功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火灾报警后,根据设计模式,相应系统的送风机开启、送风口开启,排烟风机开启、排烟口开启,自动排烟窗开启,活动挡烟垂壁下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1.4.4 防、排烟系统技术性能验收
1 自然排烟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2) 内走道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3)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4) 中庭可开启的顶窗和侧窗的面积。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尺量。
2 机械防烟系统的技术性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任取一模拟火灾层,当系统门全闭时,测试前室、楼梯间、避难层的风压。走廊→前室→楼梯的压力应呈递增分布;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压力差应符合要求;防烟楼梯间的压力差应符合要求;
2) 同时打开模拟火灾层及其上下一层的防火门,测试模拟火灾层各门洞处的风速应大于等于0.7m/s;
3) 进行模拟喷烟试验,烟气流向应为楼梯→前室→走廊。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3 机械排烟系统的技术性能验收
1) 内走道排烟量;
2) 需要排烟的房间排烟量;
3) 中庭的排烟量。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动作检查。
镁晶防火材料:镁晶分享|国家和地方对防排烟风管耐火极限的规定简述通风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点
风管制作:
1.1风管材质:金属(镀锌钢板、不锈钢…)
非金属(硬聚氯乙烯、玻璃钢、玻镁…)
复合材料(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制成:酚醛、铝箔离心棉…)、建筑风道。
1.2排烟风管:本体、框架、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钢板风管厚度按高压系统选择,检验检测按中压系统。
1.3复合材料: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1.4风管系统类型:
低压:P≤500Pa;
中压:500Pa<P≤Pa;
高压:P>Pa
除尘系统:(钢板风管厚度选择)
1.5复合材料: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风管部件:
2.1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2.2 柔性短管应选用防腐、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柔性材料,用于空调系统的应采用防止结露的措施。
2.3 柔性短管的长度一般宜为150~300mm。
2.4 柔性短管不宜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
2.5设于结构变形缝的柔性短管,其长度宜为变形缝的宽度加100mm及以上。
2.6 风口的相接,外表装饰面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的分布应均匀、颜色应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
风管系统安装:
3.1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3.2 风管支架:支、吊架间距,小于等于400mm,不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薄钢板法兰风管,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
3.3 风管防晃支架:主、干管长度不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3.4 防火阀直径或大边大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吊架。
3.5 风管连接法兰螺母宜在同一侧(朝向一致),法兰垫片应符合系统功能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风管内,亦不应突出法兰外。
3.6 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4.1 落地设备的地脚螺丝;螺丝的防腐。4.2 风机的减震(排烟、排风)4.3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置防护罩(网)或应采取其他安全设施。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5.1 沟槽式连接管道支、吊架设置(间距、原则)P65。5.2 钢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 P665.3 试气试压:(时间、压力)阀门强度、严密性试验;风机盘管;管道系统(分区、分层;系统)5.4 压力表组件
5.5 管道与水泵、冷水机组的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5.6 管道钢制套管与墙体装饰面平齐,穿楼板套管高出完成面20~50mm。
5.7 设备减震及防位移。
防腐与绝热:
6.1 风管及空调设备绝热工程施工应在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6.2 空调工程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应在系统强度与严密性试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6.3 支、吊架防腐处理应与风管或管道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涂面漆。6.4 绝热材料:不燃或难燃,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5 下列场合必须使用不燃材料:
电加热器前后800mm的风管和绝热层;
穿越防火隔墙两侧2m范围内风管、管道和绝热层。6.6 粘接剂固定方法施工。6.7 保温钉固定时施工要求。6.8 金属保护壳的施工。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原作者:张辉。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空调通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号为GB3-,自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2、4.2.5、5.2.7、6.2.3、7.2.2、7.2.10、7.2.11、8.2.4、8.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同时废止。本文部分引用版。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金属风管加固:矩形风管长边长>630mm、保温风管边长>800mm,管段长度>mm或(管段长度≯mm)低压风管单边平面积>1.2平米、中、高压风管>1.0平米,均应加固;
2、金属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毫米,非金属风管螺栓孔间距不得大于120毫米;板厚小于等于1.2毫米的金属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铆接铆钉间距宜为100-120毫米。风管翻边宽度不应小于6mm;
3、风管接口(含调节机构)不得安装在墙内或楼板内,金属风管水平弯管在500mm范围内应设置一个支架,支管距干管mm范围内应设置一个支架;
4、无机玻璃钢消声弯管或边长与直径大于mm的弯管、三通等应单独设置支、吊架。边长(直径)大于200mm的风阀等部件与非金属风管连接时,应单独设置支吊架;
5、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固定支架应设在接近系统的起、止点及改变方向等处,以确保风管不晃动为原则;
6、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7、对于大于300KG或有旋转件设备的固定应采用预埋或穿楼板固定(不宜用膨胀螺栓)且有锁紧装;
8、走廊排烟风口安装,百叶方向朝上45度,电梯前室正压送风口叶面朝下45度,正压送风口宜底标高距地坪300~400mm为宜,设在墙面上的排烟口顶标高距平顶以100~150mm为宜;
9、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防火阀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吊架;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风管穿防火防爆墙体时应设预埋管,其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6mm;
10、排烟口设置位置不能低于2米;设置在顶部的排烟口、排烟阀应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11、排烟口距离最远点水平距离不能超过30米。排烟口距离安全出口间距小于1.5米。
12、防排烟系统末端风口风量、系统风量偏低 可能的原因有:风机风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土建风道表面粗糙风阻过大或未封堵有漏风现象;系统管道;风机电源反相。
13、排烟风管密封垫应非阻燃材料,法兰垫片厚度宜为3~5 mm。
14、地下室排烟风管上风口叶片角度应朝上。
15、排烟风机出风口低于加压风机的进风口;排烟风机出风口与加压风机的进风口垂直距离不能小于3米;
16、排烟风机出风口与加压风机的进风口在同一面上时间距小于10米;排烟口与送风口距离小于5米。
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风管制作
通病1: 薄钢板矩形风管的刚度不够
规范要求:4.2.1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1的规定;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2的规定;铝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3的规定。
现象:风管的大边上下有不同程度的下沉,两侧面小边稍向外凸出,有明显的变形。
产生的原因分析:
(1)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不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咬口的形式选择不当;
(3)没有采取加固措施;
后果:风管采用钢板厚度达不到标准及不按规定加固,造成风管强度不够,当风机启动或关闭时,矩形风管会发生轰隆的声音;风机正常运行时,风管壁也会发生振动声(不保温风管)。
防治措施:(1)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如果图纸无特殊要求,必须遵守现行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中的有关规定;同时原材料的控制也应符合GB/T -规定。见表4.2.1-1所示。
(2)矩形风管的咬口形式,除板材拼接采用单平咬口外,其他各板边咬口应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系统风管(如空调系统、空气洁净系统等)采用按扣式咬口、联合角咬口及转角咬口,使咬口缝设在四角部位,以增大风管的刚度。
(3)风管加固的措施如图4-10所示。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其管段长度大于m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对边长小于或等于800mm的风管,宜采用楞筋、楞线的方法加固。当中压和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度大于mm时,应采用加固框的方法加固。高压风管的单咬口缝应有加固补强措施。当风管的板材厚度大于或等于2mm时,加固措施的范围可放宽。
(4) 风管加固形式可采用楞筋、立筋、角钢、加固筋和管内支撑等(如图4-11)
通病2:薄钢板矩形风管扭曲、翘角
现象:风管表面不平;对角线不相等;相邻表面互不垂直;两相对表面不平行及两管端平面不平行等。
产生的原因分析:
(1)矩形板料下料后,未对四个角进行严格的角方测量;
(2)风管的大边或小边的两个相对面的板料长度和宽度不相等;
(3)风管的四个角处的咬口宽度不相等;
(4)手工咬口合缝受力不均
防治措施:(1)矩形板下料时应最好采用机械下料(如剪板机),使用牛头剪板机时,应准确测量剪板机的固定边与平板台的垂直度;
(2)风管板材采用机械剪切时,最好在剪板平台两边测量相同的长度,并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方便剪切时板材边对准标识,同时也可以加快生产速度;
(3)咬口的宽度主要依据风管的板材厚度决定,咬口的宽度、留量以及重叠数与使用的机械有关,一般来说,咬口留量对于单平咬口、单立咬口、单角咬口在第一块板材上等于咬口宽,而在第二块板材上是两倍宽,这样咬口的留量就等于三倍的咬口宽。另风管的咬口宽度应符合下表:
(4)手工咬口合缝应该由单人完成单缝的合缝工作,应采用木锤依次击打合缝,用力均匀,合缝工作严禁一次完成,必须在三次以上,方能使合缝平、直、滑。
通病3:薄钢板矩形弯头角度不准确
现象:弯头的表面不平,管口对角线不相等,咬口不严。
规范要求:4.2.12 矩形风管弯管的制作,一般应采用曲率半径为一个平面边长的内外同心弧形弯管。当采用其他形式的弯管,平面边长大于500mm 时,必须设置弯管导流片。
产生的原因分析:
(1)弯头的侧壁、弯头背和弯头里的片料尺寸不准确;
(2)两大片料未严格角方;
(3)弯头背和弯头里的弧度不准确;
(4)如采用手工进行联合角型咬口,咬口部位的宽度不相等。
防治措施:
(1)矩形弯头的展开,它的侧壁展开用R1和R2画线,其展开宽度应加折边咬口的留量;防止法兰套在圆弧上,其展开长度应另外留出法兰角钢的宽度和翻边量。弯头背和弯头里的展开长度分别为1.57R2和1.57R1。其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的留量与侧壁相同;
(2)两个大片展开下料后,应对片料的两端严格角方;
(3)弯头的背和里展开下料后,片料在卷板机上卷弧时,必须控制弧度的准确性;
(4)手工进行联合角咬口时,必须按照预留的余量进行操作,严格掌握咬口的宽度,并延全长保持宽度相等,以保证弯头的外形尺寸。
铁皮风管转角过渡比较顺畅:
通病4:法兰互换性差
规范要求:4.3.2 金属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无假焊和孔洞;法兰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法兰的螺孔排列应一致,并具有互换性。
现象:法兰表面不平整,圆形法兰旋转任何角度和矩形法兰旋转180°后,与同规格的法兰螺栓孔不能重合;圆形法兰的圆度差,矩形法兰的对角线不相等;圆形法兰内径或矩形法兰内边尺寸超过《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
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下料的尺寸不准确,下料后的角钢未找正调直,致使法兰的内径或内边尺寸超出允许的偏差;
(2) 圆形法兰采用手工热煨时,出现由于扭曲产生的表面不平和圆度差的弊病;
(3) 圆形法兰采用机械冷煨时,出现由于煨弯机未调整好处于非正常状态;
(4) 矩形法兰胎具的直角不准确;
(5) 法兰接口焊接变形;
(6) 法兰螺栓分孔样板分孔时有位移;
(7) 法兰冲孔或钻孔的孔中心位移。
防治措施:
(1)法兰的下料尺寸必须准确,角钢画线后,可采用角钢切断机或联合冲剪机切断,切断后的角钢还须进行找正调正并磨光;
(2)采用角钢卷圆机或其他机械煨制圆形法兰时,应根据法兰直径的大小,搬动丝杠,对齐辊轮上下位置进行调整试煨,待法兰直径符合要求后,可连续煨制;
(3)胎具是制作矩形法兰使其保证内边尺寸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和四边垂直度的关键位置。在制作胎具时,必须保证四边的垂直度,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5mm;
(4)法兰口缝的焊接应采用先点焊后满焊的工艺。胎具制作的接口焊接更为重要,应减少焊接变形引起的尺寸偏差、平整度和垂直度;
(5)法兰螺栓的相隔间距要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即对于通风、空调系统不应大于150mm;对于洁净空气系统不应大于120mm。法兰按要求的螺栓间距分孔后,将样板按孔的位置进行正反方向旋转,以检验其互换性。如孔的重合误差小于1mm,则可采用扩大孔径的办法补救,否则应重新分孔;
(6)为便于传装螺栓,螺孔直径应比螺栓直径大1.5mm。在法兰上冲孔时,使用定位胎具的孔径和螺孔间距尺寸要准确,安放要平稳。法兰钻孔时,可将定位后的螺栓孔中心用样冲定点,防止钻头打滑产生位移。
铁皮风管法兰螺栓长度、方向一致,排布均匀:
通病5:风管翻边宽度不一致
规范要求:4.3.2金属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 风管与法兰采用铆接连接时,铆接应牢固、不应有脱铆和漏铆现象;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咬缝与四角处不应有开裂与孔洞。
现象:法兰与风管轴线不垂直,法兰接口处不严密。
原因分析:
(1)风管下料时没有严格角方;
(2)风管与法兰的尺寸偏差过大;
(3)风管与法兰没有角方。
防治措施:
(1)为了保证管件的质量,防止管件制成后出现扭曲、翘角和管端不平整现象,在展开下料过程中应对矩形风管严格进行角方;
(2)法兰的内边尺寸正偏差过大,同时风管的外边尺寸负偏差也过大,应更换法兰;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加衬套管的方法补救;
(3)风管在套入法兰前,应按规定的翻边尺寸严格角方无误后,方可进行铆接翻边。
通病6:法兰铆接后风管不严密
现象:铆接不严,风管表面不平,漏风量过大。
产生的原因分析:
(1) 铆钉间距大,造成风管表面不平;
(2) 铆钉直径小,长度短,与钉孔配合不紧,使铆钉松动,铆合不严;
(3) 风管在法兰上的翻边量不够;
(4) 风管翻边四角开裂或四角咬口重叠。
防治措施:
(1)一般通风空调工程的风管铆接的铆钉间距不应大于120mm,对于洁净等级为1~5级的不应大于65mm,为6~9级的不应大于100mm;
(2)铆钉应选用长度合适的铆钉,铆钉的直径应根据铆钉孔进行选择,或者铆钉孔的大小应根据铆钉直径进行选择。
(3)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风管翻边必须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得小于6mm,咬缝与四角不应有开裂与孔洞,如出现开裂或孔洞,可采用密封胶封堵。
通病7:风管的密封垫片及风管连接不符合要求
规范要求:6.3.1 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2 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3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4 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
现象:风管法兰连接处漏风,风管系统的噪声增大。如下图。
排烟风管安装未按照规范要求采用不燃材料。(严密性不好,风管与法兰连接用拉铆钉)
产生的原因分析:
(1) 通风、空调系统选用的法兰垫片材质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2) 法兰垫片的厚度不够,因而影响弹性及紧固程度;
(3) 法兰垫片凸入风管内;
(4) 法兰的周边螺栓压紧程度不一致。
防止措施:
(1)应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对于不同功能的风管系统选用不同的合格的密封垫片(如防排烟风管可选用石棉绳做为密封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2)法兰周边的螺栓紧固不得对某个螺栓一次拧紧,须按对称、依次拧紧,每次拧紧螺栓的程度应该一致。
通病8:不按规范和设计进行通风空调系统风管规格深化设计,任意扩大风管的宽高比。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或长、短边之比不大于4的矩形截面,其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10。风管的截面尺寸,宜按国家现行标准《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中的4.1.4规定执行。金属风管管径应为外径或外边长;非金属风管管径应为内径或内边长。
后果:业主或设计人员(包括非本专业人员从事通风设计)为了追求有效利用房间的净高,或因各专业之间缺少协调,不严格执行规范要求,随意设计或任意扩大风管的宽高比。造成有些通风工程系统阻力加大,影响系统风量分配,达不到使用功能。
防治措施:
(1)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有专业技术人员按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并按照通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风管系列选取;
(2)风管的制作,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本系列,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风管直径应为外径或外边长。
通病9:风管制作过程中随意更改通风管道壁厚和法兰角钢型号。
规范要求:4.2.1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1的规定;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2的规定;铝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1-3的规定。
4.2.2非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规范执行。硬聚氯乙烯风管板材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2-1或表4.2.2-2 的规定;有机玻璃钢风管板材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2.2-3的规定;无机玻璃钢风管板材的厚度应符合表4.2.2-4的规定,相应的玻璃布层数不应少于表4.2.2-5的规定,其表面不得出现返卤或严重泛霜。
用于高压风管系统的非金属风管厚度应按设计规定。
后果:风管壁厚减薄或法兰角钢型号减小则降低风管强度,系统运行时风管产生振动噪音,影响使用功能;风管壁加厚则增加工程造价,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措施:(1)钢板风管壁厚参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详见表4-6
(2)不锈钢风管和配件的制作,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壁厚应符合表4-7的规定。
通病10:无机玻璃钢风管的材料配比不合理
规范要求: 4.3.7无机玻璃钢风管除应执行本规范第4.3.1条和第1~3款和第4.3.2条第1款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的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无明显泛霜和分层现象;
后果:材料配比不合理,无机玻璃钢风管的外表面及法兰处,出现一层白色的粉末或湿度大的环境出现结露(返卤)的现象,长期在此环境下或露天使用,会造成风管变形、穿孔,法兰处开裂,影响安装质量,使无机玻璃钢的风管寿命缩短。因为无机玻璃钢风管主要由下列无机材料:氯化镁、氧化镁、硫酸铝、玻璃纤维布等合成,这些材料的组合比一旦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就会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无机玻璃钢风管的加工又有一个固化过程和整形过程,如果对固化的时间及环境温度掌握不好也会造成风管变形。
措施:
(1)严格按规定要求配比:不同的无机玻璃钢配料选材有不同的配方比,要掌握好配比,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计量检查和严把产品制作工序质量关;
(2)掌握好玻璃钢风管加工过程的固化时间和环境温度,防止玻璃纤维外露,玻璃纤维一旦外露,空气和水分便会沿玻璃纤维进入玻璃钢的本体,造成氯化镁的结晶,增大单位体积而使玻璃钢表面膨胀开裂。
通病11:无机玻璃钢风管、复合玻镁风管、玻璃棉风管的制作偏差超标
规范要求:4.3.6 有机玻璃钢风管除应执行本规范第4.3.1条和第1~3款和第4.3.2条第1款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 风管的外径或外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为3mm,圆形风管的任意正交两直径之差不应大于5mm;矩形风管的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5mm;3 法兰应与风管成一整体,并应有过渡圆弧,并与风管轴线成直角,管口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3mm;螺孔的排列应均匀,至管壁的距离应一致,允许偏差为2mm;
4.3.7无机玻璃钢风管除应执行本规范第4.3.1条和第1~3款和第4.3.2条第1款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 风管的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7的规定:
后果:由于目前无机玻璃钢加工工艺落后,模具简单,基本处于手工糊制,繁琐的手工操作经常造成木模尺寸变形、涂抹厚度不匀、形成整形外观掌握不好等缺陷,致使玻璃钢风管、配件尺寸偏差超标,影响使用质量。
措施:
(1)经常检查和整修木模,确保木模外观尺寸,因为木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形,要定期修正木模,使其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用无碱脱落蜡玻璃布;
(3)玻璃布交错铺放,避免出现皱褶,涂抹无机涂料的厚度要均匀;
(4)掌握好固化卸模时间和控制好环境温度的变化,达到固化度95%以后脱模为宜。
(二)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
通病12:防火阀未单独设置支吊架,防火阀距墙距离超过200mm。
规范要求:6.3.8防火阀直径或边长尺寸大于等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吊架。排烟阀(排烟口)及手控装置(包括预埋套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2.5 防火阀、排烟阀(口)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后果: 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火灾时风管变形防火阀起不到作用。
防治措施:加强交底和过程控制及工序交接检查。
规范要求:5.3.12 风口的验收,规格以颈部外径与外边长为准,其尺寸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5.3.12的规定。风口的外表装饰面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的分布应匀称、颜色应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调节装置转动应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明显松动。
现象:
(1)风口直接固定在吊顶顶棚上,颈部未于挂下管相接,或挂下管长度不够,未于风口相连。
(2)风口无挂下管,颈部直接伸入风管内。
(3)挂下管与风口颈部尺寸不配合,缝隙过大。
原因分析:
(1)为图省事,将挂下管直接固定在顶棚上;或将风口颈部伸入风管中,或伸入挂下管中不连接;
(2)风管与吊顶间的距离未准确确定,导致挂下管长度不够;
(3)风口与挂下短管连接时,螺栓或铆钉间距过大,有缝隙。
防止措施:
(1)风口应与风管连接,不应漏装挂下管;
(2)应确定好顶棚的水平线,准确测量挂下短管的长度;
(3)应按风口颈部尺寸制作挂下管;
(4)风口与挂下短管连接的螺栓或铆钉间距不宜过大。
通病14: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超过2m
规范要求:6.3.1 6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后果:软风管的长度超过2m,弯曲角度过大,或形成多处弯管,吊装不当极易造成死弯及塌凹,致使阻力急骤增加,影响使用效果。
措施:近年来,金属或非金属软分管正在逐步推广,主要用于风管与风口的连接,既方便灵活,又省工省料。但是金属软管或非金属软管强度低,平面尺寸过大易造成塌陷,减少风管断面,且不易吊装,应多加支吊装置,因此长度不应超过两米,尽量避免作为主干管使用。
软风管过长
通病15:矩形弯管内不按规定设置导流片
规范要求:4.2.12矩形风管弯管的制作,一般应采用曲率半径为一个平面边长的内外同心弧形弯管。当采用其他形式的弯管,平面边长大于500mm 时,必须设置弯管导流片。
5.3.8 矩形弯管导流叶片的迎风侧边缘应圆滑,固定应牢固。导流片的弧度应与弯管的角度相一致。导流片的分布应符合设计规定。当导流叶片的长度超过mm 时,应有加强措施。
后果:较大规格(平面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的矩形弯管(头)内不设导流片或少设导流片会使系统气流不畅,局部形成紊流,摩擦阻力增加、加大机外余压的损失。
措施:矩形风管系统中的弯管(头)一般由施工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形式,常用的型式有如图4-8所示的三种形式。倒流叶片的设置要求固定牢固,断面有一定的弯曲度,单体长度超过mm的应有加固措施。
当边长A的尺寸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设置导流片,导流片的型式见图4-9,叶片间距可采用表4-9要求,且可均布。
(三)风管系统安装
通病16:风管系统采用组合式法兰连接时接口漏风
规范要求: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L≤0.P0.65
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H≤0.P0.65
式中:QL 、QM 、Q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3)];
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4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 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原因分析:
(1)通风、空调系统选用的法兰垫片材质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2)法兰垫片的厚度不够,因而影响弹性及紧固程度;
(3)管片下料咬口留量超过标准要求;
(4)咬口缝和法兰插条接缝处及孔洞缝隙处未用密封膏封严。
后果:风管系统采用组合式法兰连接严重漏风,漏风试验不合格,不符合质量标准,造成整个系统风量损失过大,无法满足风量要求,并造成能源严重浪费。
防治措施:
(1)四块管片的下料咬口缝留量要控制在标准以内(指雄榫和雌榫的咬口流量)。低、中压风管可采用按钮式咬口;高压风管或洁净系统风管四角处应用转角咬口缝或联合角咬口。
(2)风管咬口缝、无法兰插条接缝处及孔洞缝隙处,都必须用密封膏封严,不得漏风。
(3)法兰垫料必须采用不透气、弹性好、不易老化的连接材料,厚度3~5mm,宽度不应小于10mm。
通病17:风管安装前未清除内部杂物。
规范要求:6.3.1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后果:风管系统调试运行时灰尘大污染墙面及装饰,系统阻力增大严重时堵塞过滤网和管道。
措施: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成品,施工后及时封堵管口。
通病18:风管支、吊架间距过大
规范要求:风管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 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
2 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 风管支、吊架宜按国标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mm 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4 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后果:风管支吊架的间距过大,会造成风管变形,影响感官效果;如果胀锚螺栓使用不当,分管的重量超过吊点的承载力甚至会造成风管坠落,出现施工安全隐患。措施:
(1)风管支吊架的间距:按规范要求角钢法兰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大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大于4mm;大于或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3mm。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小于2个。户外保温风管支吊架的间距应按设计要求。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为一般水平风管支吊架间距的1.25倍。组合法兰风管的间距为2~3M。特殊风管,如硬聚氯乙烯、无机玻璃钢风管、防火风管等其支吊架的间距可适量减少,或采用一般风管的0.7倍;
(2)根据吊点采用铆固螺栓直径的大小,正确使用钻头和控制钻孔深度,确保胀锚螺栓的钻孔直径:
防火阀应设单独设支吊架
通病19:风管穿越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处,未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规范要求: 6.2.1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现象:
(1)风管穿越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处,未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2)制作防护套管的钢板厚度太薄,不满足规范要求;
(3)防护套管与风管之间未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规范不熟悉或不重视。
(2)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
措施:
(1)图纸会审时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强调风管穿过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处设置预埋管或防护套管是规范强制性条文所要求的必须严格执行,并对具体做法进行严格交底。从节省成本和方便施工考虑,不需做绝热处理的风管建议设预埋管,需要绝热的风管建议设防护套管;
(2)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补设,防护套管钢板厚度不足1.6mm的应拆除返工。
通病20:砖结构风道与金属风管连接处未设预埋件或密封缝隙过大或连接处不严密。
规范要求:6.3.1 7 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后果:无法进行砖、结构风道与金属风道的连接,形成系统漏风量过大,造成能源的损失。
措施:在施工中必须按要求在砖、结构风道与金属风道连接处设置预埋件,或要求土建单位配合进行堵封,确保连接严密。
通病21:风管系统未设防摆支架
规范要求: 6.3.4 5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后果:系统运行时产生风管移动、震动。
措施:按要求设置防摆支架。
通病22:各类风阀安装位置不便于操作和检修
规范要求: 6.2.4 风管部件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2 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 止回风阀、自动排气活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6.3.8 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阀板关闭应保持严密。
后果:无法操作和检修
措施: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吊顶或井道内设置检修口。
通病23:防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采用易燃材料
规范要求:5.2.7 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5.3.9柔性短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防腐、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柔性材料。用于空调系统的应采取防止结露的措施;用于空调净化系统的还应是内壁光滑、不易产生尘埃的材料;
现象:
(1)防排烟系统,尤其是正压送风系统及为排烟系统所设的补风系统,其法兰垫料采用闭孔海绵、橡胶板等易燃或难燃材料。
(2)柔性短管采用普通帆布、人造革等易燃或难燃材料,或在其表面采用防火漆或防火涂料,个别工程采用普通帆布外加一层石棉布的做法。
后果:采用易燃材料作柔性短管易引起火灾;用吸水材料易造成柔性短管的霉烂,滋生各类细菌,污染环境。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新的验收规范不熟悉,仍按旧规范施工;
(2)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采用价格便宜得多的易燃或难燃材料。
措施:
(1)防排烟系统风管法兰垫料必须采用A级不燃材料,排烟系统可使用石棉板等;
(2)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如硅胶玻纤复合布等,最好采用带有法兰的成品防火软接。
(3)上述法兰垫料和柔性短管在使用前,供货商应提供其材质达到A级不燃材料的合格检验报告,安装前做点燃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软接使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通病24:柔性短管、矩形短管安装时产生扭曲。
规范要求:5.3.9柔性短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柔性短管的长度,一般宜为150~300mm,其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
3 柔性短管不宜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
4 设于结构变形缝的柔性短管,其长度宜为变形缝的宽度加100mm及以上。
后果:短管扭曲易产生质量问题,也影响美观。
措施:柔性短管的主要作用是隔振,常用于风机及空调设备的进、出口处。作为与风管的连接管。由于系统的使用条件不同,柔性短管需承受的压力变化和温度、湿度的变化你也不同,所以要求柔性短管应采用减震、防潮、不透气、不霉变和防火的要求。
(1)安装时应四角平直,松紧适度,高度一致,同一角度应在同一垂线或直线上。
(2)柔性短管的长度值为150~250mm,其接缝处应严密和牢固且不宜作异径管使用。
(四)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通病25:与设备连接的回风口噪声大
规范要求: 6.3.11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相紧贴;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可靠。条形风口的安装,接缝处应衔接自然,无明显缝隙。
5.3.12 风口的外表面装饰面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的分布应匀称、颜色应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调节装置转动应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明显自由松动。
现象:噪声大
产生的原因分析:风口材质不符合要求、风口大不易固定牢固。
防治措施: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加强验收,安装需加强与土建专业配合。
通病27:盘管风机安装前未进行单机试运转及水压试验
规范要求:7.3.15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组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检漏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
后果:安装前未进行单机试运转及水压试验的检查,机组接通水管后,系统运行时发现漏水,或机组接通电源后,出现风机不转或其他异常情况,造成二次返工或其他专业产品的损坏。
措施: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前,应进行抽查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不漏为合格。三速试验以点动、风机正常运转无杂音,经检验合格的机组安装后基本可达到试车一次成功,避免了机组安装后返工的现象。
通病27:风机盘管空调器连接管的支吊架安装不规则。
规范要求:7.3.15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机组应设独立支、吊架,安装的位置、高度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
后果:风机盘管空调器及吊架安装不规则,达不到横平竖直、影响安装外观质量,水管安装扭曲可能会造成接口渗漏,吊架误差过大可能会造成风管连接的扭曲。
措施:
(1)风机盘管的安装位置(指纵横直线)应正确,风管或水管的连接不得与设备强制对口,进出口轴线中心应与机组在同一轴线上。为使定位准确,安装在吊顶内的机组可用样板定位,同一型号的机组吊杆位置应是一致的,可用扁钢(25×3)作一四角打孔,标出吊杆位置及轴线,将样本放在顶板上划好位置,为安装提供方便,以利于风机盘管及风管的安装,如图4-13所示;
(2)支吊架的形式及长度要协调一致并且可调,固定风机盘管时可用双螺母从上下两个方向将机壳固定;
(3)与风机盘管相接的风管和水管不得强迫对口,要使接口自然的连接,风管或水管在盘管附近接口处单独设支吊架,以免因其他专业施工或机组的运行而产生脱落或变形,造成漏风、渗水。
风机盘管连接管未安装支架
(五)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通病28:管道焊接未熔合
规范要求:9.3.2金属管道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和坡口形式等应符合表9.3.2 的规定;对口的平直度为1/100,全长不大于10mm。管道的固定焊口应远离设备,且不宜与设备接口中心线相重合。管道对接焊缝与支、吊架的距离应大于50mm。2管道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并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氨管为ш级)。
焊缝外观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氨管为ш级)。
现象:未熔合主要是指填充金属与母材之间,彼此没有熔合在一起,也就是指填充金属粘盖在母材上或者是填充金属层间没有熔合在一起。
原因分析:
(1)焊接时电流过小,焊速过高,热量不够或者焊条偏于坡口的一侧,使母材或先焊的焊缝金属未得到充分熔化就被熔化金属覆盖而造成;
(2)母材坡口或者先焊的焊缝金属有锈、氧化物、熔渣及脏物等未清除干净,在焊接时,由于温度不够,未能将其熔化而盖上了金属融化物;
(3)焊接温度低,先焊的焊缝开始末端熔化,也能产生未熔合。
防治措施:
(1)选用稍大的电流,放慢焊速,使热量增加到足以熔化母材或者前一层焊缝金属;
(2)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适当,要照顾到母材两侧温度及熔化情况;
(3)对由熔渣、脏物等引起的未熔合,可用防治夹渣的办法来处理;
(4)焊条有偏心时应调整角度,使电弧处于正确方向。
通病29:冷凝水管道安装倒坡或空调机组冷凝水管未按要求设置水封
后果:
(1)冷凝水管道安装倒坡,致使排水不畅,造成冷凝水外溢漏顶,破坏装修,影响使用;
(2)空调机组冷凝水管未按要求设置水封,会造成冷凝水无法正常排出,夏季温热潮湿,冷凝水过多,会积聚箱体内造成局部或接缝处渗漏,既影响环境又可能影响装饰效果,同时影响空调的舒适性。
措施:
(1)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应大于或等于8‰,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或强扭;
(2)空调机组的排水管应按机内负压的大小设置水封,以使冷凝水能够正常排放。
通病30:空调冷热水铜管管道系统的接口渗水
后果:采用紫铜管的空调冷热水管道与设备镶接的部件(如风机盘管、空调机组)以及承插焊口处,经冷热水交替使用后出现漏水和渗水造成整个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措施:
(1)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管材、管件及连接方式,不同型号的管材、管件不易混合使用。
(2)管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针孔、裂缝、分层、粗糙拉道、夹渣、气泡等缺陷。黄铜管不得有绿绣和严重脱锌。
铜管内外表面允许偏差:纵向划痕深度不大于0.35mm;横向凸出高度或凹入深度不大于0.35mm;疤块、碰伤或凹坑,其深度不超过0.03mm,面积不超过表面积的0.5%。
胀口或翻边连接的管子,施工前应每批抽1%且不小于两根进行胀口或翻边试验。如有裂纹需进行退火处理,重做试验。如仍有裂纹,则该批管子需要逐根退火、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管材与配件的公差配合必须吻合。铜管的椭圆度和壁厚的不均匀度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目前采用成品配件较多,必须加工质量好。
(3)铜管的焊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焊接质量。用于空调系统的紫铜管焊接形式以搭接较多,要求接头质量好;搭接长度一般为管壁厚度的6~8倍,管子的公称直径小于25mm时,搭接长度为(1.2~1.5)D。搭接焊还必须保证焊接连接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间隙过大、过小都会使钎焊接头质量变坏,间隙的大小与使用钎料有关,采用钢锌钎料间隙为0.1~0.3mm,采用钢磷钎料间隙为0.03~0.25mm。
(4)铜管膨胀系数大,管道系统的膨胀量大,如果直管段较长时,应在适当处设置波纹补偿器,以消除膨胀量。
通病31:空调水管未按要求设置排气阀
规范要求:9.3.10 4闭式系统管路应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路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后果:不能正常排气,调试困难。
措施:按要求设置排气阀。
(六)防腐与绝热
通病32:风管或木垫隔热层固定不牢
后果:风管、水管隔热层固定不牢或从风管、水管表面脱落、空鼓,以致风管、水管外表面无隔热层,造成能量散失,影响使用效果,而且夏季还可能在风管、水管表面形成冷凝水。加快风管、水管的腐蚀。
措施:
(1)风管保温钉粘贴部分的表面要擦拭干净,保温钉要采用防松措施减少隔热层脱落;接缝应严密,采用胶粘保温钉的风管应尽可能避免水侵蚀风管,造成保温钉脱落。
(2)保温钉的数量应满足:
风管上表面(顶面)不少于6个/m2;
风管侧面不少于10个/m2;
风管下表面(底面)不少于16个/m2。
(3)不得使用过期的粘贴剂。
(4)保温层粘贴后宜进行包扎或捆扎,捆扎不得破坏保温层。包扎的搭接处应均匀贴紧。
(5)水管隔热层如采用硬材质,必须保证隔热层的形状与水管一致,法兰接口、管件、及接缝处不要有缝隙、孔洞,并进行包扎或捆扎;采用软材质必须保证松紧适度,有防潮层,接缝或接口应密封。
(七)系统调试
通病34:通风、空调系统实测总风量过小
规范要求:11.2.3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11.3.2通风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象;2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现象:风机和电机的转数正常,风机运转无异常现象,电机输入电流与电机的额定电流相差较大,各送(排)风口风量小。
原因分析:
(1)空调器内的空气过滤器、表面冷却器、加热器堵塞;
(2)总风管或支风管的风阀关闭;
(3)风阀质量不高,局部阻力过大;
(4)设计选用的空调器不当;
(5)设计选用的风机全压和风量过小。
防治措施:
(1)风机运转前,空调器内应清扫干净,对初效过滤器进行清除,减少空气的阻力;
(2)测定总风量时,首先应将各支管及风口风阀全部开到最大位置,然后根据风机的电机运转电流将总风阀逐渐开至最大位置(以不超过电机额定电流为准)。如全部风阀开至最大,其总风量仍很小(运转电流仍很小),应检查风阀开启位置是否正确;
(3)对风阀质量有怀疑时,应从系统中拆下,检查风阀的叶片与联杆是否有脱落现象;
(4)对风管系统检查产生局部阻力较大的部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风机的压力损失;
(5)空调器内的气流速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设计时考虑的表冷器或加热器的冷热负荷,尤其不应忽略气流速度过大增加的动压损失。
通病34:通风、空调系统实测总风量过大
现象:风机和电机运转正常,电机运转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各风口的出口风速较大。
原因分析:
(1)空气洁净系统各级空气过滤器初阻力小;
(2)系统总风管无调节阀;
(3)风机选用不当。
防治措施:
(1)空气洁净系统在试车阶段高效空气过滤器没有安装,系统阻力远比设计的要小。系统的阻力有一点变化,风机风量就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试车中应随时注意电机运转的电流值,并控制在额定范围内。一般采用调节总风管的调节阀开度的方法来控制风量。系统正常运转后将随着运行时间增加,空气过滤器的阻力也不断增加,再逐渐开大总风管风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总风量达到基本稳定;
(2)系统总风管无风量调节阀,会造成风量过大而使电机超载,有烧毁电机的危险;
(3)风管系统设计时,管网系统阻力估算较大,而实际阻力较小,因此实际风量比设计风量大。解决办法:一、将总风管的风量调节阀开度减小,增大管网阻力,实际风量减至给定值;二、重新选用风机或改变风机的转数。
通病35:系统总风量或支管风量调整值偏差过大
现象:系统实测的风量与电机运转的电流值不符,房间内各风口的风量偏大或偏小。
原因分析:
(1)选用测定仪表不合适;
(2)测孔在风管的部位不符合要求;
(3)测孔在风管断面分部不均匀;
(4)测定操作有误差;
(5)测定仪器的准确性未进行技术测定;
(6)动压值的计算整理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通风、空调系统风量的测定内容有总进风量,总回风量,一、二次回风量,排风量以及各干、支风管内的风量和送、回、排风口的风量;
(2)测定方法一: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或大量程的热球风速仪测量风管内的风速;二:用叶轮风速仪或热球风速仪测定送、回、排风口及新风进口处的风量;
(3)重新核定测孔部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确定测孔分布;
(4)测定风管内的风速准确与否除与测定仪表的准确度有关外,还决定于毕托管或热球风速仪测量时的扶持方法和仪器的读数方法;
(5)为了提高系统风量测定数值的准确性,所用的毕托管、风速仪必须进行计量鉴定,并将测定值根据校正曲线进行修正。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不详。虽部分规范引用较早版本,但也能提供学习参考。暖通南社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