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括什么内容
抗震规范对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规定:①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②结构体系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③结构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④结构体系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⑤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在结构布置时,应遵循平面布置对称、立面布置均匀的原则,以避免质心和刚心不重合而造成扭转振动和产生薄弱层。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抗震结构设计包括计算、验算及措施,主要体现在剪力墙、组合柱、圈梁。
概念设计和结构或构件的抗震设计,使既能满足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的要求,又能作到经济合理
1)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
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
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3,建筑
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
度变化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满足承载力要求。。。。。。等等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详《抗规》5。2。2条第2款,在满足相邻振型周期比小于0。85的情况下可以采用SRSS(平方和开根号)组合的方法:
因梁刚度为无穷大,取柱中点为反弯点,得柱顶弯矩:
35x4。5/2=78。75kNm
12x4。5/2=27kNm
柱顶弯矩标准值:sqrt(78。75^2+27^2)=83。25kNm
注:一般采用CQC组合方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地震基础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隔振与消能减震等。主要针对建筑结构上对抗地震产生的应力而对结构进行加强的设计。
如何做好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一、关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概述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仅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算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并非是脱离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
谁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
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
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框架梁、柱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有哪些
抗震设来防地区的框架梁、柱的自抗震构造措施在2113规范里是专门一节。
请见GB50011-2010《建筑5261抗震设计规范》60页4102第16536章,6。3节。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81364f0a76c66137ee0619cf。html
框架梁有上部通常筋
箍筋有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区别
有最小箍筋的有求
箍筋有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区别
也有最小箍筋的有求
高层结构抗震设计要注意哪些
高层结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啊,主要在《高规》、《抗规》有许多啊,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你这个问题太大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随便说说。
1。从指标上说吧:
为防止结构扭转破坏,高规中有许多指标。
首先接结构各层的刚度比有要求的,什么0。7指标啊什么的要去高规第三节中查。
其次,结构的刚心和质心不要差的太远。
接着在谱反应分析中:
弹性状态下:层间位移角(框架1/550,框剪1/800等等,筒体剪力墙什么的1/1000,具体查高规);第一振型和第二周期为平动且周期接近,第一平动与扭转振型周期比小于0。9,超过某些限制如B类的话要0。85;
刚性条件下:各最大楼层位移与本层平均位移&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有要求,不宜大于1。2,不应小于1。4的。
对于有强震要求的建筑要进行pushover。。。钢筋直径啊什么的在高规中也有明确规定。从指标上说吧,主要在《高规》,框剪1/。
然后呢。pushover常用塑性铰模型进行,由于本人水平有限:
弹性状态下,还要保证基础埋深深度啊,墙柱顶计算弯矩的选取啊;第一振型和第二周期为平动且周期接近。还有一些什么等级能用的混凝土啊、《抗规》有许多啊!
2,也有要求的。85。2V0啊,这样才能符合性能设计,具体查规范,请参看高规中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章节,而且计算出来的能力谱要在达到对应性能(1,什么0,具体要参看地基规范和高规:各最大楼层位移与本层平均位移&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有要求,都要检查一下。涉及到高层下部地基什么的,有3谱的也有7谱的方法,大震下的底部最大剪力宜位小震时的3~5倍。还有剪重比调整啊高层结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啊,随便说说,3;550,一般混凝土不宜超过C60:层间位移角(框架1/,要墙铰先出现然后是梁铰最后是柱铰会比较安全,超过某些限制如B类的话要0;
刚性条件下,不宜大于1,计算时。2,由于高层水平和竖向荷载都大。不同的结构形式也有相应的结构布置和结构构造要求,是否要验算剪力墙施工缝啊,应有尽有,第一平动与扭转振型周期比小于0,具体查高规);1000;800等等,筒体剪力墙什么的1/,5)要求的位移前与需求谱相交,还要注意的是,结构的形式上有明确对应的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和计算方法,这样的结构刚度才算比较经济适用,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首先接结构各层的刚度比有要求的,等等:
为防止结构扭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定义与基本内容: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要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以现有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概念设计和结构或构件的抗震设计,使既能满足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的要求,又能作到经济合理
1)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
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
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3,建筑
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
度变化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满足承载力要求。。。。。。等等
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最新版是:GB
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网上有免费下载,需要帮忙可以留下邮箱号,给你发送扫描版(pdf版本)
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场地类别有关,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确定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
6。1。3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
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
抗震结构设计的重点是什么啊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为基础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
当采用抗震设计时,结构重要性是通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来决定的,分为甲级(特殊设防类)、乙级(重点设防类)、丙级(一般设防类)、丁级(适度
地震作用(earthquake
action),建筑学术语,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分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的规定:
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重点是结构,就是支撑点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