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怎么施工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最近和地暖厂家沟通的比较多,发现市面上的安装施工都参差不齐,今天试着以我的角度来阐述一些地暖的常规施工工艺。
地暖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还很符合中医“温足而顶凉”的健身理论,是目前最舒适的采暖方式。
但地暖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细节很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业主呢又不懂,也就更难发现问题了,本文就着重讲解地暖系统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地暖的标准施工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2、不同种地板的管道应该如何排布?
3、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01.
施工前确认
1、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并符合以下标准:
1)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直列形布管铺设示意图
2)面层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
△往复形布管示意图
3)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
△回形布管铺设示意图
2、明确地暖铺设类型
1)水暖铺设构造
△蓄热干式水暖
△模板湿式水暖
△铝板干式水暖
△混凝土湿式水暖
2)电暖铺设构造
△复合地板下铺设电暖
△实木地板下铺设电暖
△复合地板下铺设碳晶电暖构造
△实木地板下铺电暖构造
02.
地暖施工流程
基层处理→设置防潮层→设置保温带→铺设绝热层→安装分/集水器→设置伸缩缝→铺设塑料管→固定塑料管
1、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
清理场地,确认铺设地板供暖系统区域内的隐蔽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
地面平整,室内粗装修完毕,窗户安装完毕,待铺管地面平整清洁;平整度要求:2m靠尺检查,高低差≤3mm。若不符合条件,应设找平层。
2、设置防潮层
与土壤或室外空气接触的地板处应设置防潮层。
△混凝土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构造
3、设置保温带
在供暖房间所有墙、柱与楼(地)板相交的位置敷设边界保温带。边界保温带应高出精装修地面标高(待精装修地面施工完成后,切除高于地板面以上的边界保温带)。
△湿式地暖构造示意图
△干式地暖构造示意图
1)除墙边设置边界保温带外,各房间门口处、边长超过8m或面积超过30㎡时、平面突出部分都应设置伸缩缝;
△设置伸缩缝
2)为使被分隔的面积接近,且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应按下图设置伸缩缝。
△设置伸缩缝
4、铺设绝热层
△发泡水泥绝热层
绝热层应错缝、严密拼接。当设置保护层时,保护层搭接处至少重叠80mm,并宜用胶带粘牢。
5、安装分/集水器
△分水器安装
1)分/集水器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2)分/集水器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
6、设置伸缩缝
△地暖现场施工图
穿越伸缩缝的环路应预先穿套管;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填充材料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伸缩缝设置应注意:
1)一般房间伸缩缝的设置面积小于30㎡
在与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
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厚度不小于10mm,高度不小于70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缝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水暖伸缩缝做法
2)面积在30㎡到50㎡的地面伸缩缝设置
面积在30㎡到50㎡的地面设置伸缩缝时,除执行一般房间的伸缩设置要求外,还应设置内置式膨胀缝,将填充层分隔为不大于20㎡,保证膨胀应力能在小面积范围内得到分解。
△水暖伸缩缝做法
3)大面积的房间伸缩缝的设置
当地面面积超过50㎡或边长超过10m时,就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5mm,此伸缩缝在填充层施工时预留,填充层施工时用5mm厚木板至绝热层往上设置,待填充层施工结束后,取出木板后用弹性膨胀膏或玻璃胶填充。
△地暖施工现场图
7、铺设塑料管
△地暖施工现场图
按设计环路连接分/集水器的上、下管口。管道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
8、固定塑料管
△地暖施工现场图
管道系统应扣紧以使其水平和竖直位置保持不变,铺设现浇层前后,管道垂直位移应不大于5mm。
塑料管固定点的间距,取决于管材、管道尺寸和系统形式。设计图纸没有要求时,管卡间距不宜大于500mm;大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
△施工现场图
固定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1)用塑料管卡将塑料管直接固定在复合保护层的绝热板上;
2)用扎带将塑料管绑扎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钢丝网上;
3)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管卡、管槽上。
03.
安装检查及注意事项
△水暖干式铺贴三维图
1、检验要点
1)检查环路外观:每个并联环路中不应有接头:弯管处的管道截面不应变形。
2)试压:关闭分/集水器前的阀门,从注水排气阀注入清水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2倍,但不小于0.6MPa(升压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为合格。
2、注意要点
△水暖湿式铺贴三维示意图
1)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污染塑料类管道;应及时封堵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
2)塑料管严禁攀踏、用作支撑或借作它用。
3)地板供暖系统的安装工程,不宜与其它施工作业同时交叉进行。混凝土现浇层的浇捣和养护过程中,不得进入踩踏。
4)在混凝土现浇层养护期满后,敷设塑料管的地面,应设置明显标志,加以妥善保护,不得在地面上运行重载荷或放置高温物体。
5)施工完成的地板供暖地面严禁大力敲打、冲击。不得在地面上开孔、剔凿或模入任何物件。
觉得有用,点个赞不过分吧
地热施工步骤
地热安装规范及流程
安装地暖管时,需要安装规范标准来执行,因为这关系到使用安全。那地热安装规范及流程有哪些?PChouse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安装前需做前期定位
施工前,安装公司应先对地面找平层进行检验,并与业主交接现场,确定温控器、分集水器、壁挂炉以及壁挂炉烟道孔等的位置。同时设置好需要预留的尺寸和大小,方便安装公司走管布线。
二、安装水地暖分集水器
将分集水器按预先划定的位置靠体安装,安装做到平直、牢固。
三、铺设保温板
根据实际尺寸裁切保温板,进行铺设,铺设时要为管道留出空挡。在铺设保温板过程中应保证现场干净整齐,保温板主要是起到保温作用,防止使用时地暖温度向下传递,安装得规范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能耗。
四、铺设反射膜和钢丝网
反射膜须紧贴保温板,铺设反射膜的作用是阻止地暖管热量向下辐射(即辐射传导),钢丝网的铺设可以将管材固定起来,增加管材的承重,有效防止地板开裂。
五、地热管道安装
地热管的铺设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为保证后期使用时地暖散热均匀,地暖管的铺设也要求地暖管必须均匀分布在地面上,管与管间距离为200mm,管道与墙体之间距离在100—150mm,并且每个回路与回路之间管长相距不能超过20M。
六、连接地暖管与分集水器
连接地暖管与分集水器,检查管路是否有损伤,并对系统进行水压试验。在检查铺设的管路无损伤且管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后,先对系统进行冲洗,再进行水压试验。
七、铺设混凝土层
混凝土层对整个地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可以固定水管,保护水管以免由于热胀冷缩挤压变形,同时可以让热量分布更均匀,用户感觉更舒适。
地暖具体的施工流程有哪些?
地暖的施工步骤:基层处理→设置防潮层→设置保温带→铺设绝热层→安装分/集水器→设置伸缩缝→铺设地暖管→固定地暖管→打压测试→找平地面
1、基层处理
清理场地,确认铺设地板供暖系统区域内的隐蔽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地面平整,室内粗装修完毕,窗户安装完毕,待铺管地面平整清洁;平整度要求:2m靠尺检查,高低差≤3mm。若不符合条件,应设找平层。
2、设置防潮层
与土壤或室外空气接触的地板处应设置防潮层。
3、设置保温带
在供暖房间所有墙、柱与楼(地)板相交的位置敷设边界保温带。边界保温带应高出精装修地面标高(待精装修地面施工完成后,切除高于地板面以上的边界保温带)。
1)除墙边设置边界保温带外,各房间门口处、边长超过8m或面积超过30㎡时、平面突出部分都应设置伸缩缝;
2)为使被分隔的面积接近,且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应按下图设置伸缩缝。
4、铺设绝热层
绝热层应错缝、严密拼接。当设置保护层时,保护层搭接处至少重叠80mm,并宜用胶带粘牢。
5、安装分/集水器
1)分/集水器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2)分/集水器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
6、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10~20mm,装饰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填充材料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7、铺设地暖管
按设计环路连接分/集水器的上、下管口。管道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
8、固定地暖
管道系统应扣紧以使其水平和竖直位置保持不变,铺设现浇层前后,管道垂直位移应不大于5mm。地暖固定点的间距,取决于管材、管道尺寸和系统形式。设计图纸没有要求时,管卡间距不宜大于500mm;大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
9、打压测试
当地暖管施工完成后进行打压实验。装上打压泵对地暖打压,一般加压8公斤。将系统压力升到0.6mpa停止打压(最高不得超过0.8mpa),关闭阀门,检查各接点有无渗水现象。拆下打压泵,装上堵头,再打开阀门,此时为系统正常压力,一直保持到施工结束。
10、细石混凝土回填找平地面
整个屋子的水平线必须在一个高度,一般地暖工程都是采用水泥沙浆将其抹平混凝土找平后地面高差不得大于5mm。水泥、沙子、豆石的比例是1:2:3。提前告知师傅每个房间或独立区域的铺设材料,便于处理地面。
地暖的施工方法?
以下是分享的水地暖施工工艺及流程,供参考。
施工准备(含清理地面、找平)→铺设XPS(地暖模块)和8mm边界膨胀带→地暖反射膜(使用地暖块不需使用反射膜)→铺设盘管→安装固定分集水器→设置伸缩缝→中间验收(一次水压试验)→回填50mm厚细石混凝土层→完工验收(二次水压试验)。
1、楼地面基层清理
凡采用地辐射采暖的工程在楼地面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表面的平整度,仔细压抹,其平整度允许误差应符合混凝土或砂浆地面要求。在保温板铺设前应清除楼地面上的垃圾、浮灰、附着物,特别是油漆、涂料、油污等有机物必须清除干净。
2、保温层施工
1)房间周围边墙、柱的交接处应设绝热板保温带,其高度要高于细石混凝土回填层。
2)房间面积过大时,以墙边、门口为边界预埋界格条,留伸缩缝,缝宽15mm。穿越伸缩缝的地暖管道需要加设10公分柔性套管,伸缩缝高度与细石混凝土层平齐。
3)伸缩缝布置原则是大于30平方,长度超过6。
3、硅晶网加固层的施工
(1)采用硅晶网满铺地暖铺设区域。
(2)硅晶网铺设应平整,无跷起。
4、加热盘管敷设
(1)加热盘管管长应根据设计管长来布置,应最大限度减小材料损耗。填充层内不许有接头。
2)按设计图纸要求,管的弯曲半径≥8D(D指管外径)计算管的下料长度,其尺寸误差控制在士5%以内。必须用专用剪刀切割,管口应垂直于断面处的管轴线。严禁用电、气焊、手工锯等工具分割加热管。
(3)按测出的轴线及标高垫好管卡,用固定管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敷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同一通路的加热管应保持水平,确保管顶平整度为:±5mm。
(4)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弯头处间距不大于300mm,直线段间距不大于600mm。
(5)在过门、过伸缩缝、过沉降缝时,应加装套管,套管长度≥150mm。套管比盘管大两号,内填保温边角余料。
5、分集水器安装
(1)分集水器安装可在加热管敷设前安装,也可在敷设管道回填细石混凝土后与阀门、水表一起安装。安装必须平直,牢固,在细石混凝土回填前安装需作水压试验。
(2)当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且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小于300mm。
(3)当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
(4)加热管始末端出地面至连接配件的管段,应设置在硬质套管内。加热管与分、集水器分路阀门的连接,应采用专用卡套式连接件或插接式连接件。
6、细石混凝土敷设层施工
(1)在加热管系统试压合格后方能进行细石混凝土层回填施工。细石混凝土层施工应遵循土建工程施工规定,优化配合比设计、选出强度符合要求、施工性能良好、体积收缩稳定性好的配合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并宜掺入适量防止龟裂的添加剂。
(2)敷设细石混凝土前,必须将敷设完管道后的工作面上的杂物、灰渣清除干净(宜用小型空压机清理)。在过门、过沉降缝处、过分格缝部位宜嵌双玻璃条分格(玻璃条用3mm玻璃裁划,比细石混凝土面低l~2mm),其安装方法同水磨石嵌条。
(3)细石混凝土在盘管加压(工作压力或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状态下铺设,回填层凝固后方可泄压,填充时应轻轻捣固,铺设时不得在盘管上行走、踩踏,不得有尖锐物件损伤盘管和保温层,要防止盘管上浮,应小心下料、拍实、找平。
(4)细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在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防止顺管轴线出现塑性沉缩裂缝。表面压抹后应保湿养护14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