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系列——关于清水混凝土现有哪些规范、图集?
关于清水混凝土目前的施工规范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有JGJ169-《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11/464-《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1/T698-《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与质量验收标准》、DB32/T-《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6/T-《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37/T-《城市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42/T489-《后浇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DBJ51/T065-《四川省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62/T25--《普通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规程》、T/CECS814-《后浇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NB/T9-《核电厂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L/T-《水电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规范》、13SG364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这是我之前见过的规范和图集,欢迎各位同仁补充。
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一、施工前准备
1、施工现场要达到“一平三通”,即场地平整、水通、电通、路通。施工现场要有原料堆放的条件,设备安装已经达成,施工机械进场满足施工要求,铺级配层:将20~60mm粒径的碎石集料,按比例搅合后,在土基层上摊铺平整并通过振动碾压,达到200mm厚度和要求的压实度。
2、施工人员进场,原材料进场,通过检验合格,符合施工条件。
二、基层处理
基层是泥土做基础时,需要将基层进行压实处理(压实系数≥93%),根据实际要求可在用三合土进行铺设后压实处理,以防止基层塌陷,若有需求要摊铺级配碎石层,将20~60mm粒径的碎石集料,按比例搅合后,在土基层上摊铺平整并通过振动碾压,达到200mm厚度和要求的压实度基层是混凝土做基础时,需要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不要有泥沙,积水,确保基层混凝土强度在C25以上,并切割伸缩缝。注意事项:基层处理后一定要达到设计标高,控制好平整度。
三、测量支模
测量支模:在找平层上按施工图纸表示高程、中线、边线放出桩号位置,并在路两侧边缘设指示桩,且标出基层高程。支模时,模板顶标高应与纳米无极聚合物透水材料整体路面面层顶标高一致。清仓找平:清理模具内基层表面,使其平整坚实、粗糙干净,其表面高程误差控制在0~15mm内。浇筑前应保持作业面湿润及模具湿润。四、搅拌
材料组成:透水混凝士专用增强剂、水泥、颜料、碎石、水组成,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3-5分钟即可!原材料计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4)的规定。 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须专人负责物料的配比。
2、严格控制水灰比,即控制水的加入量,水在搅拌中分2-3次加入,不允许一次性加入,最终用水量按天气情况以及石子的含水率适当做出调整。
3、为使物料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机械搅拌时间,但不宜过长。
五、运输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硬性混凝土,其初凝快,一般根据气候条件控制混合物的运输时间,运输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手推车必须平稳。
注意事项:在天气炎热时(温度在20℃),在运输时要用薄膜覆盖好刚打出的料,还要在薄膜上洒上适量的水,防止拌合料失水太快,影响施工。
六、摊铺、浇筑、成型
1、透水混凝土属于干硬性混凝士料,其初凝快,摊铺必须及时。对于人行道面,大面积施工采用分块隔仓式进行摊铺物料,其松铺系数为1.1。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工作面上,用括尺找准平整度和控制一定的泛水度,然后平板振动器或人工捣实,捣实不宜采用高频振动器。最后用抹合拍平,抹合不能明水。
透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
施工气温T(℃)允许最长时间t(h)5≤T<102.010≤T<201.520≤T<321.02、成品保护:路面施工完毕,及时设置围栏、警示带及人工看护等保护措施,宜24h后进入养护,路面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不允许堆放重物。
3、注意事项:
3.1、摊铺前要将基层表面的泥沙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但不要有积水并用界面剂(按照108胶:水泥:砂:水=1:2.25:1.25:1混合均匀)均匀的涂刷在基层表面,在有裂缝的地方还要铺上土工格栅(或钢丝网)。 3.2、松铺系数即为物料摊铺高度高于实际高度的比,按透水混凝土的干湿度,-般采用1.1-1.15之间。 3.3、平板振动器振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过于密实,可出现离析现象。
3.4、摊铺时尽量快和正确,摊铺时间最好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 3.5、因透水混凝土其空隙率大,水分散失快,当气温高于35℃时,施工时间应宜避开中午,适合在早晚进行施工。
3.6、路面施工物完成1~2d后拆除模板,操作时应防止损坏路面的表面、棱角。
七、季节性施工
1、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季、夏季和雨季的起止时间。
2、雨季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并应做好防范准备。
3、雨季施工应充分利用地形与现有排水设施,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
4、雨天不宜进行基层施工,透水混凝土面层不应在雨天浇筑。
5、雨后摊铺基层时, 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摊铺。
6、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施工。
7、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夏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摊铺、压实等工序时间,收面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
(2)搅拌站应设有遮阳棚;模板和基层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
(3)当遇阵雨时, 应暂停施工并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对已浇筑混凝土路面进行覆盖。
8、当室外最高气温达到32℃及以上时,不宜施工。
八、伸缩缝 透水混凝土施工后,视气温不同,当透水混凝土强度大于5Mpa时(冬天10℃以下2个星期,春秋天4-5d,夏天2-4d),用切缝机进行切割伸缩缝,缩缝切割深度宜为路面厚度的1/2-1/3,胀缝深度为路面厚度,单块缩缝面积的设置首先满足设计要求,其次必须按规范规定的20㎡-25㎡,面积过大会造成混凝土面层开裂,甚至会有空鼓现象发生,在切完缝后还要在缝内填入柔性嵌缝材料,填缝必须保持与路面平整;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中接缝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
注意事项:
切缝后必须用水及时冲洗缝内的以及混凝土表面的石粉积浆,保证缝内和表面干净无粉尘。切到胀缝时保持基面与面层的缝口上下一致,不得错缝。九、养护
摊铺结束后,经检验标高、平整度均达到要求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也可采用洒水养护,养生期不得少于7d,使其在养护期内强度逐渐提高。
洒水养护,透水混凝土在浇筑后1天开始洒水养护,高温时在8小时候开始养护,但淋水时不宜用压力水直接冲淋混凝土表面,应直接从往下淋水。透水混凝土湿养时间不少于7d。
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温度而定,一般养生期为14-21d,高温时不少于14d,低温时不少于21d,5℃以下施工,养生期不少于28d。
十、喷涂保护剂、填缝
待表面混凝土成型干燥后在7d左右,喷涂保护剂,增强耐久性和美观性。防止时间过会使透水混凝土空隙受污而堵塞空隙,喷涂保护剂之前要将路缘石平道牙进行保护,可用胶带等材料粘贴遮挡,若道路两旁有绿化的,在喷涂过程中还要用挡板隔挡,防止保护剂喷涂到绿化植物上,造成污染。
保护剂喷涂完毕后将之前的切割缝使用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的膨胀与收缩的材料封闭,嵌完的缝口宽度一致,表面平直,感观良好。
十一、验收和维护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项目验收。严禁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上堆放灰砂、水泥等细小颗粒物,以免堵塞路面孔隙,降低其使用功能。为了确保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的良好性能,在其投入使用后宜采用高压水(5~20MPa)经常冲洗路面孔隙除去堵塞物。混凝土排水管安装施工规范水泥排水管施工标准
混凝土排水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用于城市生活的排水排污处理,所以混凝土排水管的安装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混凝土排水管的安装施工是怎样的呢?混凝土排水管的安装工艺比较严格,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混凝土排水管安装施工规范
(一)规范要求
1、定管道中线: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确定现场的中线控制点,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控制中心桩,然后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好方向控制桩,并标注好桩号。
2、建立临时水准点:管道工程的施工通常都要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闭合差需要符合规定标准。设置的地方也是有要求的,尽量设置在不容易被碰撞的稳固之处,另外间距不能超过30米。
3、沟槽开挖:开挖的时候需要使用挖掘机,然后人工清底。雨水斗连接管及支管需要使用人工进行开挖。开挖的时候需要观察土质的变化,如果路段有塌方的迹象需要进行支撑围护。
4、人工清槽:挖掘机开挖的时候,当挖到槽底标高 10cm 左右,需要预留槽底土不挖,后面由人工清槽并对槽底进行修整。人工清槽的时候需要确认槽底土壤是否有扰动的情况,如果有就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5、设置高程桩:在沟槽两侧并距槽底上门1米处对称设置高程桩,并钉上高程钉。在挖槽见底前及浇筑平整前,都要再次测试管渠中心线及高程桩的高程。
6、管线设置:沟槽施工时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需要先向有关部门要求管线交底,从而确定地下设施的基本位置。如果不确定的话先开挖样洞探明位置,这样才能方便施工,从而确保预埋管线的安全,施工的时候如果遇到暴露的管线需要采取支撑保护措施。
7、放水测试:施工完成后一定要做放水测试,主要观察是否有渗水漏水的情况出现,以便做到及时补救。
(二)铺设要求
1、在铺设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之前需要先检测管道,确认管道有没有裂缝,是否完整。
2、地基要进行严格把控,地基的质量对后期施工影响很大,所以要进行管道铺设的地基一定要严格把关,一定要经过层层审验,因为地基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施工。
3、管道在铺设时一定要遵循施工方案不能冒然进行铺设,这样会严重影响铺设完后的质量问题。
4、管道铺设完后一定要进行检测,出现问题及时来修补,让安全隐患消除于无形。
(三)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安装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来操作,确保人员施工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二、水泥排水管施工标准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0-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2-:
1、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放出管线,水准仪测量高程。
2、管节运输与装卸:待运的管节其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汽车运输到场,吊车装卸到位。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防止管节滚动,互相碰撞造成破坏。注意人身安全。
3、基坑开挖及处理:按放出的开挖线及开挖深度,用挖掘机开挖至基底设计高以上0.2m处,用人工清基至设计标高。随后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若承载力不足,则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处理深度以触探应力检测结果决定,宽度以基础宽度加两边各0.5m。换填的砂砾石需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4、基础下部混凝土浇筑:在基底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后,就可以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时表面不要收光,以利于与管身包裏混凝土结合。
5、水泥管管安设:利用吊车吊卸,人工辅助安放到位。管节接头- -般采用刚性接头,每10m设置变形缝接头一-道。
6、基础上部混凝土(管身包裹混凝土)浇筑:水泥管安放好后,经检查无误后就可浇筑基础_上部混凝土(管身包裹混凝土)。
7、洞口施工:出入口端墙,翼墙,涵底(端墙外涵底铺装)施工,施工时注意结构尺寸。
8、铺设涵管防水层及修整:按设计要求铺设水泥管防水层,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
9、回填:安装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就可进行回填,回填时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
10、安全:安全第一,严把质量关。在运输安装的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宁慢一分不抢一秒。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清水混凝土施工要点如下: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每一块混凝土的水泥配比必须完全一致,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粘结性,不能分层离析。
2、用于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模板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设计,大部分模板是一次性使用的,成本高,角、柱、梁等节点重要部位最好采用进口模板,模板必须有足够的相同抗压程度和高度,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不允许有轻微的变形,保证结构几何尺寸的均匀性、一致性型材,防止漏浆:模具材料要求也高,表面光滑,强度高,耐腐蚀,有一定的吸水性。板形接头与板形螺栓固定,接缝严密,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还可与金属盖或塑料扣配合固定模板,方便脱模,减少对混凝土表面的损伤等。
3、如果清水混凝土的养护不当,表面很容易出现微裂缝,造成水的损失,影响外观质量和耐久性,因此,在清水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及时用粘膜或喷雾式固化膜覆盖,保持湿度。